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貫徹落實《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魯政發〔2018〕17號)部署要求,確保完成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各項重點任務,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突出問題
近年來,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擺在首要位置,住建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與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是:推進清潔取暖任務重、進展不平衡。隨著城鄉建設用地不斷擴張,農業和生態用地空間受到擠壓,城鎮、農業、生態空間矛盾加劇。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全過程監管機制尚不完善,市場化推廣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農民群眾受建設成本制約,依然習慣沿用傳統粗放建房方式。各類揚塵源管控依然粗放。各類建材、渣土、粉狀物料貯存、周轉、運輸等環節撒漏問題仍然普遍存在。露天焚燒現象仍屢有發生。非道路移動機械適用范圍廣、型號種類多、流動性強,排氣污染缺乏有效監管。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能源消費結構與布局
1.加快供熱管網建設,充分釋放和提高供熱能力。(城市建設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2.大力推動清潔能源采暖。擴大集中供熱范圍,加強集中供熱熱源和配套管網建設,支持跨區聯片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鼓勵擁有技術和資金優勢的企業參與集中供熱熱源和配套管網建設。(城市建設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3.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確保群眾安全取暖過冬。推進全省散煤治理,優先以鄉鎮或區縣為單元整體推進。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前提下,7個傳輸通道城市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其他城市也要制定清潔取暖方案,因地制宜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到2020年,全省17個市完成省清潔取暖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燃氣壁掛爐能效不得低于2級水平。(城市建設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4.按照山東省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8—2020年)要求,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和儲氣設施建設步伐。實施氣化山東工程,除偏遠山區、海島外,基本實現全省天然氣“鎮鎮通”。 (城市建設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5.“煤改氣”堅持“以氣定改”,確保安全施工、安全使用、安全管理。(城市建設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6.因地制宜提高建筑節能標準,縣級及以上城市規劃區建設用地范圍內新建建筑嚴格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進一步健全能源計量體系,持續推進供熱計量改革,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重點推動全省有改造價值的城鎮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鼓勵開展農村住房節能改造。(建筑節能與科技處、城市建設處、村鎮建設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布局
7.各市應基于大氣傳輸路徑、污染源分布情況,構建城市通風系統,避免過密過高建筑物的建設,增加冷空氣生成區、近郊林地和內城綠地建設,形成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城市空間格局。(城鄉規劃處牽頭,城市管理局配合,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8.探索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多規合一”的路徑模式。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的要求,保障生態安全。(城鄉規劃處牽頭,城市建設處配合,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9.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調整中,將騰退空間用于留白增綠。建設城市綠道綠廊,實施“退工還林還草”。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2020年達到38.9%。(城鄉規劃處、城市管理局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三)提高移動源污染防治水平
10.2018年12月底前,各市組織開展加氣站質量專項檢查工作。(城市建設處牽頭,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執法監察總隊配合,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11.全面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管控。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各部門協助環保部門在相關企業、工地等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登記備案和排放檢驗等工作。(建筑市場監管處、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城市建設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12.住房城鄉建設、市政部門應當將本部門管轄工地所使用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氣達標情況納入管理,禁止工地使用不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試行將使用國三及以上排放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等污染控制措施納入工程招投標文件,倒逼企業淘汰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城市建設處、建筑市場監管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四)加強面源污染綜合防治
13.嚴格城市面源污染防控。強化城市餐飲油煙治理,加大露天燒烤污染、城市焚燒瀝青塑料垃圾、露天焚燒秸稈落葉、餐飲油煙等污染的行政處罰工作力度。(城市管理局牽頭,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執法監察總隊配合,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14.提升施工揚塵防治水平。2018年年底前,各市建立施工工地揚塵管控清單。(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城市建設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15.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積極推廣裝配式部品部件及成熟技術體系。將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文明施工管理范疇。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建筑施工工地按照國家和省規定落實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項措施,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并與當地有關主管部門聯網,達不到標準的實施停工整治。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試行將“落實揚塵污染控制措施、落實渣土車運輸管控措施”等污染控制措施納入工程招投標文件,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和渣土車的揚塵控制措施。(建筑節能與科技處、城市管理局、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城市建設處、建筑市場監管處、定額站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16.市政等線性工程必須采取揚塵控制措施,拆遷(拆除)工地必須濕法作業。(城市建設處、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17.強化道路揚塵污染治理。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提高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和灑水比例,2020年年底前,各市城市建成區達到70%以上,縣城達到60%以上,7個傳輸通道城市要顯著提高。深入推進城市道路深度保潔工作,到2020年,全省城市和縣城40%以上的主次干路達到深度保潔標準。(城市管理局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18.加強渣土車輛管控,規范渣土運輸車輛通行時間和路線,對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駛的按上限處罰并取消渣土運輸資格。(城市管理局、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執法監察總隊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五)制度政策保障
19.各市和廳機關相關處室、單位要按照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落實方案,細化各項任務到年度、到責任單位。建立目標任務調度、檢查、督辦、通報制度,完善工作臺賬,實行清單式管理。各職能部門要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建立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做到各項目標任務可量化、可考核,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城市管理局牽頭,建筑節能與科技處、建筑市場監管處、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城鄉規劃處、城市建設處、村鎮建設處、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執法監察總隊配合,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20.健全法規標準、經濟政策等有關財政、價格體系。(政策法規處、綜合財務處牽頭,各市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三、推進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省住建系統要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環境保護工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實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靠上抓,強力推進落實。各市主管部門要成立相關組織領導機構,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實施方案和配套工作方案。
(二)明確落實責任。全省住建系統各級主管部門要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按照本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責,建立健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調度、檢查、督辦、通報制度,列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時限清單,完善工作臺賬。各市主管部門要層層壓實責任,加強協調配合,明確每項重點任務的責任單位、責任人、聯系人、完成時限和達標標準。
(三)強化政策支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及時對接省發改、財政、物價、電力等部門,研究支持政策。各市主管部門積極提請當地黨委、政府,研究制定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相關政策措施,推進工作開展。
(四)嚴格督查考核。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對工作拖沓、履職不力、逾期未完成任務的,采取通報批評、公開約談、專項督查等措施,督促問題整改,并作為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各市主管部門要完善考核機制,把大氣污染防治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以嚴格的考核問責倒逼工作推進落實。
最新推薦
-
協會會員煙臺鈞隆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龍城壹號項目榮獲“山東省建設工程泰山杯獎”
2022-06-08 -
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 研究部署“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
2022-06-086月7日下午,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全省穩定經濟運行工作視頻會議以及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等系列會議精神,研究聽取各領域“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情況和下步計劃,對迎難走在前、逆勢開新局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牟樹青主持會議并講話,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劉建民部署全區穩定經濟運行工作。工委管委領導班子成員,各鎮街、直屬各部門、企事業單位、駐區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
我區組織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
2021-11-2411月20日下午,開發區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在業達城市廣場項目隆重舉行,全區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項目經理等280余人參加。通過搭建全區的建筑行業學習交流平臺,有效提高各企業負責人、項目管理人員對建筑工地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的意識,推動全區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本次觀摩活動主要分為防護標準化、監管智能化工地建設兩大內容:一是采用定型化鋼板網盤扣外架、模板支撐架、安全通道和樓梯防護,在滿足主體結構施工要求的同時,增強了安全性能,加快了施工速度,提升了架體整體觀感效果,有效減少了安全隱患。二是在原有遠程視頻、揚塵監測、塔機運行監控、起重機械人臉識別等智慧系統的基礎上,試點推廣吊鉤可視化、升降機運行監控、危大工程監測等多種監管系統,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管理手段,做到“自動化減人,機械化換人”,有效推進工程安全監管信息化、智能化。